年销量多万只的T型吹风机、月销量10万的电动剃须刀、单品2个月突破10万+的电动修足器,以及频频登上李佳琦、罗永浩直播间的鼻毛修剪器……个人护理电器新品牌“小适”频繁研发出小众爆款产品。
和大多数新品牌一样,“小适”被看作网红品牌,其成功秘籍被解读为“小红书批量种草+抖音网红直播强推+李佳琦背书、大促卡位榜单TOP”,但真相会如此简单吗?
据了解,小适是美发护理电器制造工厂“月立集团”旗下品牌,于年成立,定位为中国时尚新锐国货综合个护品牌,年全网销售额突破1亿元,今年天猫登上剃须刀、吹风机等多品类TOP榜单。
“小适不是网红品牌,也不是促销型品牌。爆款、IP款只是营销手段,我们想做的是一家日销型品牌,一家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新国货品牌。”小适CEO刘宝松如是说。
背靠25年老牌实力工厂,新品牌直击底价
“对于品牌来讲,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要么成为这个品类的第一,要么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细分品类。小适通过主打时尚、高颜值、平价新国货的T型吹风卖点入局,正好触动了当时消费者的需求。”小适上架的第一款产品是“电吹风”,这是月立集团已经沉淀25年经验的品类。
创立于年,月立集团是全球最大美发护理电器制造工厂之一,年、年电吹风出口量万台,占全球高端电吹风市场份额的12%。不过,与传统欧式电吹风不同,小适看中了由戴森引领潮流的“T型吹风机”。
刘宝松回忆称,市面上热销品牌当时都卖元、元,小适横空出现把价格直降砍到百元以下,双11当天单品销量超过6万只。
与此类似,去年10月,小适按照极致性价比的逻辑进*剃须刀领域,仅1个多月,新品剃须刀就跻身天猫双11剃须刀品类榜单第6名。长期以来,飞利浦和飞科两大品牌占据天猫、京东两大主流电商渠道70%左右销量,新品牌逐渐开始挑战霸主地位。
“飞科产品价位段在元以下,飞利浦核心产品价位在元以上,小适剃须刀新品定价元,再加上高颜值,一下子就打出来了。”他表示。
不满足于单个爆品,小适瞄准了一个更小众市场——鼻毛修剪器,该品类在天猫渠道年销售额稳定在万元左右。“当时市面上产品很多,但都是10年前的老旧款式,体积大、噪音大、颜值丑。”刘宝松谈到小适选择这一赛道的原因。
去年,小适鼻毛修剪器一经推出,当年在天猫渠道销售量达50多万只,并通过李佳琦、罗永浩等多位顶流主播直播间选品。产品上架一年多,小适鼻毛修剪器全渠道单月销售额仍保持数万只体量。
日前,小适推出新品“电动修足器”,同样是天猫市场规模仅有万元左右的小众品类。这款产品两个月内四次上架李佳琦直播间,“他大概卖了十几万台,每次都卖断货。”
尝试过工厂实力品类和小众品类后,小适慢慢摸索出核心产品线,包括电吹风、卷直发器、电动牙刷以及毛发修理类,后者包括剃须刀、鼻毛修剪器、修足器等等。
刘宝松坦言,小适第一代产品毛利仅有20%-30%,只能依靠爆款带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和流量成本。在第二代产品设计上,小适正在尝试颜值提升、IP联名、功能升级、多场景使用(旅行随身、礼盒装等等)、核心技术突破等方向,并在坚持“极致性价比”的前提下,尝试更高客单价的产品。
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适如何持续保持赛道上的爆品地位?小适给出的答案是:坚持用“互联网精神做好产品。“新品牌没有知名度,没有流量,没有转化,只有把产品不断迭代创新”,他说。
外贸爆单,产能跟不上
在“小适之前,工厂也曾在年尝试过以“月立”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在30多个渠道铺货,但效果不甚理想。
月立店铺的主要产品是卷直发器、电吹风,产品主要是外贸ODM客户下单的产品,多是欧美风格。但5年过去,月立年销售额最多只有五六千万元。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月立客单价在元上下,而国内市场上卷直发器普遍价格只有几十元。“贴上大牌(指工厂的客户)的标能卖,贴月立的标就卖不了。”刘宝松无奈地说。
在刘宝松看来,最关键的原因是供应链。“新品备货台,如果我卖不掉,那这个品要卖很久,都是库存;如果卖得好,可能1个月就卖空了,等我们再向工厂下订单生产成品起码需要45天。这么久过去,按照电商搜索逻辑来说,这个商品链接就基本归零作废了。”
这种问题折腾了刘宝松好几年,最严重的时候是年前后——月立10款产品里,有7款产品断货2个月。每年临近春节时,工人回家,外贸订单量极大,工厂产能尤为紧张。
痛定思痛,刘宝松决定吸取经验,重新打造新品牌“小适”,定位“极致性价比”、“精品电器”、“新国货品牌”。同时,小适专注于4大渠道精细化运营,即天猫、京东、小米有品、苏宁,且从工厂独立出来,研发、销售团队与工厂完全分开。
不过,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截至目前,小适仍然坚持自己工厂生产,而非代工模式。
明白“外贸货直接卖到国内”这条路行不通后,小适在成立之初就已调研95后和Z世代消费者需求,积极探索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以“懒美LazyAestheticism自由Liberalism得体Correctness”为关键词,从设计到研发,在原有自主技术基础上,重新设计适应国内年轻人需求的全新产品。
不过,现在让刘宝松头痛的是,受疫情影响,自去年7月起,月立工厂外贸订单爆单。“都是大客户,像飞利浦等等,订单都是几百万只起,如果今年不接单,明年他就不会找你合作,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刘宝松说,如果工厂现在停止接单,现有订单足够让工厂流水线满负荷生产到年底。
工厂订单火爆,小适产品在今年一季度缺货严重,爆款剃须刀的供应也难以跟上。小适去年规划、预计今年上架的新品,直到今年6月才出了第一款。
谈到产能不足的问题,刘宝松透露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月立集团董事长的重视程度。“全工厂都知道,我们董事长想做新国货品牌,而不是做一笔生意,他是全力支持的。产能问题协调不了就找他,实际上今年年初我和他谈过这个问题,要求工厂给小适留出几百万台产能。”他说。
生活品美妆化,打造时尚新国货
这代年轻消费者的乐于尝鲜和相对包容,给了新品牌更多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品牌商来说,一个爆款的生命周期只有1-2年。新品上架2-6个月内,市面上会出现抄袭款、模仿款,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价格战。如果品牌自身的产品不能持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只能带来一时的销量。
这样的事情,小适也曾经历过。“今年,我们鼻毛剪不打算推了。”最直接的原因是,除了关心用户喜欢与否,更关心成本因素,小适鼻毛剪卖39.9元,每个刀头都有工人试验,控制瑕疵率,但现在市面上9.9元、19.9元的鼻毛剪非常多,“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更多品牌纷纷进入赛道,也带给小适更大的压力。”,刘宝松说。
他透露,小适接下来更希望尝试开拓更高毛利的产品。“在天猫上,我们每款产品一两个月就能冲到第五位、第六位去;京东上,小适剃须刀两三个月就冲到前10。”小适今年规划新品有15款,每款产品上新时间大概需要3个月。
在刘宝松看来,进入榜单很容易,但冲到第一、第二不现实。“同行店铺里,有40%以上是免费流量,我们没有那么多。”他举例称,消费者想买剃须刀,那他会直接搜索“剃须刀飞科”、“剃须刀飞利浦”等,品牌类搜索词占总流量的70%左右。
刘宝松的策略是产品搭配,即“引流款+利润款+形象款”。举例来说,小适在抖音投流1亿多次曝光鼻毛剪,许多消费者通过低客单价、低购买门槛的鼻毛剪,了解到小适,进入到店铺,甚至成为粉丝,购买店铺内其他产品,比如同为毛发修剪类的产品——剃须刀。
“前年略亏,去年持平,今年目标是3倍增长。”在回答“是否赚钱”这个问题时,刘宝松很坦然。他强调,小适不是一个网红品牌,也不是一个促销型品牌,而是一个日销型品牌。
“、双11的价格,只比日常价便宜5-10元。李佳琦、罗永浩等直播带货主要是追求品牌宣传和曝光,卖15万台和卖5万台,对我们来说是一样的。”刘宝松称,小适剃须刀在京东渠道无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仍然月销4-5万台。
据了解,小适坚持“小选择适生活”的创牌理念,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消费品类领域,同时断加大在产品端的投入,将产品体系向美妆时尚趋势靠拢。“我们想打造的不单单是一个生活个护品类的新国货品牌,而是要带有时尚属性。在天猫新品牌计划中,小适修足器凭借着生活时尚属性已得到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