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封丘》今晚(12月24日晚10点19分)将在央视频道10套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是一部大型纪录片,在全国各县(市)进行拍摄。
《中国影像方志》旨在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充分展示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沧桑巨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九曲*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河万里沙》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生动描写了*河蜿蜒曲折、迂回绵延的壮阔场景。
九曲*河最后一个转弯处,一座小城临河而立,它就是封丘。
时光穿越千年,这里的人们依*河而居,用守望、抗争,书写着这片土地的传奇。
演传奇故事,诉千古真情
封丘县是有名的戏曲之乡。
千百年来,这里传唱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仝蔡寨村是封丘县西南方向的一个小村子。
中国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梅兰芳先生所收的第一位地方戏弟子阎立品,就出生在这里。
她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但坚持了豫剧的朴素大方、高昂奔放的特点,而且又不乏优美娟秀、细致委婉的表情。
阎立品更让人称道的则是她的演艺德行,她不曲意奉承权贵,不唱堂会,不唱粉戏。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想要阎立品登台唱戏,粉饰太平,她毅然拒绝,并隐居农村。
凭借高超的演技、正直的德行,阎立品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秦雪梅》《西厢记》等是阎立品的代表剧目,传唱了一出出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封丘,对于忠贞爱情故事的传扬,有着千年的历史传统。
千百年来,从文人墨客到戏曲舞台,对于忠贞爱情的颂扬从未中断,这些美好的品德也逐渐幻化为这片土地上的集体意识,融于血脉、刻入骨髓,仿如一盏质朴的明灯,照亮千年文脉、照亮德行前路……
百年匠心传承妙笔绘丹青
绘制国画虽然仅用到笔墨纸砚这几样工具,但是丹青之内却暗藏乾坤。
单就笔而言,就有诸多的讲究。以毫毛为标准,可分为羊毫、狼豪、兼毫等。
不同的毫毛具有不同的特性,更对应特别的着色技巧。
一支顺手的毛笔,俨然是一位画师的得力助手。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源自清朝道光年间的徽笔制作技艺,迄今已有百余年之久。
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笔锋尖锐,笔颖平齐,丰满圆润的特点。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在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李修玉在制笔过程中,既沿袭古法,又有所创新。
李修玉制作的“三混”兼毫,主要是在狼豪和羊毫中,又加入了一点点质地坚硬的猪鬃。外层是羊毫,然后中间包裹着狼豪和猪鬃。
三种动物毫毛具有不同的硬度与弹性,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制作,它们可以实现奇妙的笔法转变,能够满足多种绘画技法的施展。
滩区荒地金银花开
由于*河中上游泥沙含量大,反复的沉积冲刷,让处于中下游地段的封丘,形成了上万亩的滩区。
滩区土地贫瘠,作物稀少,然而就在这荒置的土地中,封丘人孕育出一样独特物产——金银花。
凌晨四点半,县城还未完全苏醒,封丘县*德镇的村民们,已经忙碌了几个小时。他们要赶在日出之前,将田地中的金银花采收完毕。
这个时间段,金银花的花蕾还未绽放,采收后的金银花养分足、气味浓、颜色也好,能卖上好价钱。
金银花,学名叫“忍冬”。由于其初开为白色,后转为*色,因此得名。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是清热解*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清热而不伤胃。
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欢生长在深厚的沙质土壤上,而且具有耐干旱和水湿的特性。这与封丘*河滩区土质形成天然互补。
自古以来,封丘的*河滩地就有金银花的身影,这种神奇的小花,也改变了很多封丘人的生活。
妙笔丹青的画卷里,凝结着匠人的执着与坚守;
铿锵婉转的声调中,忠贞的爱情誓言,正延续千年。
因水而兴、择丘以居;与河相伴、与河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