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桐君小英俊
医学指导:东聿
首先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今天,我要当一回养生砖家~~
有的人,尤其南方人家里,常会备几味中药,像*芪、金银花、胖大海等等,用以煲汤、去火或治一些感冒咽痛的小疾。
但还有那么一批,名声不那么响的药材,效果非常好,却一直没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我要来安利一发。
1.白茅根
各位都有上火的经历吧,就是嘴唇起泡,口舌肿痛的那种。
我以前一起泡就赶紧大量喝水,偶尔能起到缓解作用,喝得越撑效果越好。
后来学聪明了一点,改成了喝金银花水,虽不用喝那么撑了,但也是时效时不效,有时候这招就不灵。
我想,金银花毕竟是清气分热为主,那我再加点清血分热的药,这样气血两清,应该效果会更好吧。
那以后再上火时,我就抓两撮金银花(具体分量我也没称),和30克白茅根同煮,一锅喝下去,味道也不错,绝大多数的上火起泡,很快消停下来,水泡逐渐萎靡不振,结痂愈合了。
所以,去火不要只知金银花、绿豆、梨子之类,加点白茅根也是很有用的。
2.茯苓
现在日子过得太好,好多人都有湿气,一有湿气就吃薏米,但其实薏米这个药是寒凉的,并不适用于所有有湿气的人。
汉代有个叫马援的将*,马革裹尸这个词就他说的,当年他带兵去南方作战,士兵都水土不服,于是就煮薏米水给士兵治病,这是因为南方湿热,就得用薏米这种寒凉的去湿药。
可现在很多虚寒的人,也喝薏米水去湿,这就很尴尬了,因为这类人不宜用凉药,从理论上讲,越喝薏米越会增加湿气的。
那用什么去湿呢?我推荐茯苓,这是中药里非常常用,且药效很好的一味去湿药,性质平和,不温不凉,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用,而且也没有难以接受的怪味。
所以虚寒的人想要去湿,不要跟风喝什么薏米红豆水,买点茯苓打碎了煮煮喝就很好。
3.*精
很多养生爱好者,喜欢吃山药,这个爱好是没问题的,山药气阴双补,肺脾肾三脏同补,确实不错。(就是劲小,不堪重任,只能做平日久服调养用)
除了山药之外,推荐另一味值得久服的药材——*精。
*精和山药药性相近,同是气阴双补之药,把它俩同煮同服,对身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只是大家似乎都没太听说过它。
所以现在郑重推荐给各位了,以后煲汤煮粥时要不冷落了它。
除了以上三种,前段时间推荐的护胃良药:白及,也值得在家备一瓶。
具体参见:苏叶猫漫画中医:饮酒、吃辣后,一个快速护胃的小方法
以后想到其他适合普通人使用且无害的中药时,会再给大家推荐的~
苏叶猫欢迎投喂猫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