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手与手功能之二手的解剖
TUhjnbcbe - 2022/2/22 14:24:00

手的解剖

小编寄语

大家好,这里是我们手功能原创知识科普系列文章第二期手的解剖。错过第一期手的定义的朋友们,请自行查询往期推送哦~

让我们一起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

概述

结构决定功能。了解一个器官,我们需要从它最基本的解剖结构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去发现问题和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手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其本身的结构上,还体现在手与上肢、甚至躯干的整体解剖结构的联系上。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一起深入了解手的解剖知识吧~

01

基础结构

手部基础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关节、肌肉、神经、脉管系统及与其密切联系的上肢解剖等。

1.骨骼和关节

手部具有27块骨头和19个关节。27块骨头包括:5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8块腕骨;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其中以第一腕掌关节尤为特殊,属于鞍状关节,构成拇指对掌和对指活动。此外,手各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韧带、关节囊提供,它们是手的解剖结构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成分。27块骨头和19个关节组成了整个手部的骨性及关节结构,为手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结构基础。

2.肌肉

手部肌肉由手内肌肌群和手外肌肌群所组成,一共有28块肌肉。手内肌均起自手部,包括大鱼际肌群、小鱼际肌群、拇内收肌,4条蚓状肌和3条掌侧、4条背侧的骨间肌。其中,大鱼际肌群又包括了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和拇对掌肌;小鱼际肌群则包括小指外展肌、小指屈肌、小指对掌肌和掌短肌。手外肌大多起自于前臂或肱骨内外上髁,包括:①位于手部掌侧的屈肌——主要有四条指深屈肌和四条指浅屈肌以及拇长屈肌。②位于手部背侧的伸肌——主要有四条手指的总伸肌以及小指伸肌和食指伸肌。

手的精细功能依靠手内肌与手外肌的相互协调配合。手外肌对于手的塑形很重要,而手内肌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精细感觉和动作上。手内肌控制掌指关节的屈曲以及指间关节的伸展,手外肌主要控制掌指关节的伸展以及指间关节的屈曲。

二者的相互协调对于手进行各种功能性的活动至关重要。以伸直手指为例,单纯指总伸肌收缩只能引起掌指关节的过伸,只有手内肌的参与才能完成手指的伸展动作。对于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手运动功能障碍,较难康复的原因之一是手内肌与手外肌协调性的丧失。

3.神经

手部的运动功能依赖于神经的支配。支配手部肌肉的神经主要有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支配四块指浅屈肌、拇长屈肌以及桡侧的两条指深屈肌和蚓状肌,大鱼际的三块肌肉也由正中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损伤易形成“猿手”。桡神经主要是负责手部的外在伸肌、四块指伸肌、食指伸肌、小指伸肌以及拇长/短伸肌、拇长展肌,桡神经损伤易形成“垂腕”。尺神经主要是负责尺侧的两条指深屈肌以及除了鱼际和桡侧的两条蚓状肌之外的所有内在肌,包括3条掌侧骨间肌和4条背侧骨间肌、2条尺侧蚓状肌、小鱼际肌和内收肌,尺神经损伤易形成“爪形手”。

手部的感觉功能也主要由上述3条神经所支配,正中神经负责掌侧桡侧半的感觉,包括桡侧三个半手指和向下延伸的手掌桡侧部分;尺神经负责手掌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感觉,包括背侧和掌侧的部分;桡神经负责腕部和手背除了尺神经支配的其余部分的感觉。

4.脉管系统

手部的血管供应主要来源于尺动脉、桡动脉、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后动脉的分支,这些血管在腕部形成动脉网,在掌部形成动脉弓。动脉网和动脉弓之间存在着更多交通支吻合,保证手在捏、持、抓、握等多种功能位上仍保持充分的血液供应。此外,手与上肢的淋巴系统组成也极为复杂,包含浅、深淋巴管的丰富交通,对手与上肢淋巴回流十分重要。

5.上肢相关解剖

手位于上肢的最远端,是手功能体现的最关键结构。但是,这需要近端结构提供支持和辅助,这些结构的功能对于手功能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上肢相关解剖所包含骨骼、关节、肌肉、神经以及脉管系统,具体解剖内容可参考本套丛书之《手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相关内容。

02

功能

1.感觉功能

手的基本感觉功能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在此基础上,手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及各类感觉小体,而且手表面又同时受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因此手具有多种精细的感觉功能,如痛温觉、振动觉、实体觉和两点辨别觉等。

2.运动功能

手具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功能,基本形式包括:单个手指的屈伸、内收外展、集团屈曲及集团伸展、球形抓握、柱状抓握等各类抓握以及拇指配合下的对指、侧捏等。

3.功能性活动

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环境和任务导向下,手功能的表现形式不一,但均是基于其感觉、运动功能实现,并主要体现为运动输出及感觉输入两大类功能。手的活动是以功能为导向,常见的功能性活动包括各类抓握、捏、够取、投掷等。尽管手是上肢运动最后的执行器官,但是就如上文所述,上肢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本节以“够取并形成抓握”这一简单的例子来描述一下上肢的作用:为了让手部完成此任务,腕关节在手的方向和位置上进行了精确的调整,肘关节伸展、盂肱关节前屈和(或)外展以扩大手的活动范围并调整前臂的位置,肩胛骨辅助控制上肢方向,同时肩关节复合体也作为上肢运动的“锚”,为上肢的运动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图1-1-5)。

手与上肢执行功能性活动之前或同时,特别是负荷较大的功能性动作时,人体自身存在一个前馈平衡机制,即躯干的协调以保证活动时肌肉与骨骼处于适当的相对位置,保证功能的实现。此外,下肢提供的移动及平衡控制也进一步协助手与上肢完成范围更大、内容更复杂的功能性活动。因此,手的功能与躯干、下肢的功能也存在紧密联系。基于“上下肢一体化(functionalintegrationofupperandlowerlimbs)”理论,手及上肢的功能会影响下肢步的行能力以及整体躯干的平衡能力(图1-1-6)。

以步行为例,在步行过程中,正常的手臂运动对于躯干和下肢的平衡和协调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手语、手势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也是手功能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方面。总而言之,手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好啦,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好啦,我知道你们学习的心仍然还在蠢蠢欲动,那么我们约好下周一不见不散哦~

下期预告:手与脑

参考文献:

[1]贾杰.手功能康复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与手功能之二手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