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市场遇到一种金银花,
用手握着,感觉有点黏,有点湿润,
用力一卧,并成一团,很久不散开。
用微距,发现上面有糖一样的物质,但不怎么甜。
猜测是为了增重,加了一些糖及其他物质,
小伙伴说,探究一下是不是用糖做赋形剂,里面加了花生壳粉,
因花生壳粉木樨草苷含量高,
做了显微,未发现花生壳粉。
而后,咨询做金银花比较熟的朋友,
撒花生壳粉的做法已经淘汰啦,花生壳粉较粗糙,很容易发现的。
因产区及加工不同,
部分产区金银花含量不够的情况,确实也还是存在的。
现在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掺叶子,叶子含量高,
一种是喷提取物,提取物的来源有金银花叶及其他。
做单一提取物的,为了节约成本,投料会增加叶子比例。
害怕,
他们不怕叶子,含有别的金银花没有成分吗?
万一不能药用怎么办?功效不同怎么办?
还有,那些增重的,
喷上来一公斤成本也就低了10块钱,
还污染药材,别人还不要,还不好卖。
本来觉得是市场的问题,
增重是奸商行为,不过确实金银花也轻。
喷含量是奸商行为,不过确实金银花叶子含量更高。
从文献的角度,做了梳理,
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加工对含量的影响01绿原酸的性质金银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易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缩合成高分子有色物质。
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绿原酸的氧化与缩合加速,其含量不断降低。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干燥时间相应缩短,促使多酚氧化酶快速变性,结果绿原酸氧化缩合受到抑制,含量不再降低。
但绿原酸是多酚羟基酸性物质,热稳定性差,也会因温度过高而分解损失。
02杀青烘干杀青烘干使金银花鲜品在数秒内快速升温,多酚氧化酶迅速失活,从而加工制得的金银花成品不但外观质量优,而且其绿原酸含量较高。
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比鲜品晒干的高12.8%,比鲜品阴干的高24.9%。
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木犀草苷比鲜品晒干的高7.8%,比鲜品阴干的高54.3%。
金银花的杀青烘干干燥所用设备与茶叶加工设备极为相似,在金银花种植区可以利用茶叶加工设备。
含量与药用部位01叶子的处境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全株皆可入药。
金银花是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忍冬藤是忍冬的干燥茎枝。
现代研究表明,
金银花、忍冬藤及忍冬叶具有相近的化学成分,
忍冬叶的活性强于金银花和忍冬藤。
《中国药典》仅收录了金银花和忍冬藤,
忍冬叶作为忍冬的非药用部位,
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忍冬的种植过程中,
忍冬叶的产量是花的10倍左右。
02叶子的含量木犀草素:叶>藤>花蕾,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几乎为花蕾的3倍。
木犀草苷:叶>藤>花蕾,平均含量分别为5.86mg/g、1.05mg/g、0.17、mg/g。
芦丁:叶>藤>花蕾,平均含量分别为3.46mg/g、0.mg/g、0.mg/g。
初步表明:其含量高低次序叶>藤>花蕾,验证了本草考证中“宋代之前只用茎、叶”的有效性。
金银花的用药部位沿革01花叶同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忍冬茎叶,锉数斛,煮令浓,取汁煎之,服如鸡子一枚,曰二三服,佳也。”
《神农本草经集注》皆云:“忍冬,味甘,温,无*。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十二月采,阴干。”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用“忍冬叶、*芪各五两,当归一两,甘草八钱,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一盏,随病上下服,日再服,以渣敷之”。
《万表积善堂方》云:“一切肿*,不问己溃末溃,或初起发热,用金银花(俗名甜藤),采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
明《本草乘雅半偈》云:“花名金银花、金钗股、老翁须;藤名鸳鸯、鹭鸶、左缠、蜜桶;统名忍冬、通灵草。功相并,形相肖,色相同也。夏采花,秋采叶,冬采藤。”
02用花的开始重花而贱藤始自清代:
《得配本草》云:“藤、叶皆可用,花尤佳。”
《本草备要》云:“花、叶同功,花香尤佳,酿酒代茶。”
《本草求真》云:“花与叶同功,其花尤妙。”
原因恐与当时讲究饮用金银花茶和制作金银花露有关。
《本草求真》“金银花”条提到:“江南地方,以此代茶。”
结尾若是金银花的叶子和花蕾一并入药,
产量高了,含量够了,符合古籍了。
是否市场上的“无奈”或“恶意”也会减少?
有些中药问题,到底是市场的问题?还是药典的问题?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