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夜息花、仁丹草、见肿消。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
采集加工: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植物识别:多年生芳香草本,高30~80cm。单叶对生,叶片长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细尖锯齿。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淡紫色至白色。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各地。
中药识别: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切面白色,中空。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选购贮藏: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
现代研究:有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病原体、解痉、利胆及排石、抗早孕和抗着床等作用。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疏肝行气。
用药禁忌: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使用方式方法验方:①感冒风热:薄荷6g,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3g。水煎服。②急性结膜炎:薄荷5g,*苓10g,金银花15g。水煎服。③皮肤癢痒:薄荷、野菊花、千里光各适量,水煎洗患处。④慢性荨麻疹:薄荷15g、桂圆6粒。一起煎服,每天2次,连服2~4周。
药茶: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痛、目赤等症;可作为夏季消暑饮料。薄荷5g、绿茶3g。用m开水冲泡后饮用。
药膳:①适用于体虚或年老者风热感冒。薄荷叶30片,生姜2片,人参5g,生石膏30g,麻*2g,水煎滤汁。分数次代茶温饮。②对风热型感冒发热较重者有明显效果,对温病初起、高热烦渴患者最宜。先将金银花30g、鲜芦根60g水煎15分钟,后下薄荷10g煮沸3分钟,去渣留液,加适量白糖。温服。
扫码进入e德本草,了解更多中医小知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