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年07月27日10:29
主要内容:韶山:韶峰披翠,绿色发展惠民生;隆回白水洞村,千年瑶山迎佳节,文创扶贫奔小康;新化紫鹊界:千年梯田焕新生,农旅结合促脱贫;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旅游旺季“土货”成“香饽饽”;湖南株洲:记者探访“智轨”列车。
地处雪峰山脉东麓,平均海拔米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是中国金银花之乡。这里出产的金银花品质好,经检测,绿原酸含量高达6.5%以上,药用价值高,居全国之首。
在年以前,金银花产业是当地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据悉,其产量和销量占据了全国金银花市场一半以上,曾一度是当地人们生活赖以生存的致富花、幸福花。
然而自南北金银花更名事件后,南方的金银花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虎形山、小沙江等地的花农更是苦不堪言,特别是年以后,金银花销售价格直线下跌,到年,1公斤干花从原来的元以上下跌至20元以下,1公斤湿花从原来的8元以上下跌至0.8元,导致花农普遍血本无归,80%以上的金银花种植专业户放弃了对金银花种植园的管理,任其自生自灭,5年时间里,一片一片的金银花地被陆续闲置抛废,曾经的致富花、幸福花沦变成了伤心花、枯萎花。
年,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村的柘溪水库移民户*守华,成立了隆回华佳移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上千余亩开辟金银花种植基地,年金银花价格下跌至低谷时,*守华没有对自己的合作社金银花种植园选择放弃,他咬牙硬挺,艰苦经营,他始终坚信,金银花一定有出头之日。
乡*委书记袁愈绍带领乡班子成员深入合作社排忧解困
自年后金银花价格低迷煎熬的5年岁月里,他始终如一的坚守种植金银花。他对金银花基地精心管理,认真钻研,创新项目,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在金银花基地里套种天麻,利用山上杂木多与多云雾笼罩的气候条件,把砍伐后的杂木放置在野外培育出秘环菌,这种叫秘环菌的营养物质能滋养天麻,天麻在这种高寒野生环境下生长,品质很好,销售价高,按18元/斤的价格计算,预计年产4万斤鲜品,可为合作社创收70多万元,有效的实现了产业互补。
同时为走出困境,决胜市场,*守华的合作社与湖南林科院,市林科所进行技朮合作,多次赴河南,山东等地引进加工技朮,通过不断努力和技术引进,5年的坚守,终于走出了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金银花价格回暖趋势下,*守华的合作社将迎来金银花发展的春天。
*守华在基地查看天麻培育情况
*守华在基地对新鲜出土的天麻向乡工作人员讲解栽培过程
原来合作社社员摘花运送都是靠肩挑手提,无比辛苦,劳动效率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年8月,*守华和合作社社员筹资万元,由马匹驮送基建材料,依靠人力硬是在陡峭的山坡上,修建了一条1.3米宽、6公里长的硬化生产机耕道,实现了三轮车、摩托车、板车通行。站在基地高处远眺,那延绵山体而建的机耕道,像一条飞翔的金腰带,架接起了通往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基地机耕道修建前*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