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都可以归类为童谣。当然,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于成人的谣,只要是被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而活跃于儿童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
我们在生活中观看许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利用童谣传唱”达到某种目的的情节,其实,那就是一种“*治童谣”。据资料显示,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
古代夔州,天高皇帝远,长江三峡远离中原,因此,留下来的*治童谣较少,多为“生活童谣”。三峡地区的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比如《铁匠歌》: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
我要回去学打铁。
早打铁,晚打铁,
打把镰刀送哥哥。
哥哥留我歇一歇,
嫂嫂留我歇一歇,
我不歇,
我要回家去打铁。
三峡童谣的内容往往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篾匠歌》
大月亮小月亮,
哥哥起来学篾匠,
嫂嫂起来蒸糯米,
糯米蒸得喷喷香,
打起锣鼓接姑娘,
姑娘接到屋,
糯米还没熟,
姑娘想吃蛋,
打得肚儿咕噜转。
三峡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简短,结构划一。比如这一首《月亮走,我也走》,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唱的,直到现在我们每每想起,一些残缺的画面就会从脑海中被搜寻出来。
月亮走,我也走,
我给月亮提笆篓,
一提提到园门口,
打开园门摘石榴,
石榴树上一杯油,
大姐二姐梳光头,
大姐梳的盘龙髻,
二姐梳的茶花头,
只有三姐不会梳,
梳个狮子滚绣球。
三峡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且与本地的习俗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这首《童养媳》
金银花,墙上爬,
搭起板凳看婆家,
公公一十九,
婆婆一十八。
大伯子才学走,
小叔子才学爬,
女婿还在喊呀呀。
三峡童谣的传播一般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父辈在田间劳动,孩子们就在旁边空地上玩游戏,如孩子们在“跳坝”的时候或者“跳皮筋”的时候,嘴巴里都在不停的唱。
一根树儿十八丫,
又结葡萄又结瓜,
又结云南金豇豆,
又开四川牡丹花。
三峡童谣,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内容有所不同了,但他们一定是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然而,现代孩子们所接触的“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远远超过了古人,我们很难走进他们的世界,或许是我们偏重“如何赚钱”,再也听不到那些关于“手机、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