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温超过40摄氏度,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左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时,河南省科技厅、科协、农业科学院接连派出众多科技特派员、科普专家甚至顶尖专家,冒着高温酷暑,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抗旱保收提供现场指导,开出防暑“良方”。科技特派员及专家们说:“抗旱如救火,我们得紧紧盯着秋粮苗情和作物生长情况。”
为耐不了夏的忍冬花“抗旱降温”
6月23日上午11点多,科技日报记者赶到封丘县应举镇金银花种植基地的时候,温度高达39摄氏度,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中药材服务团)的专家们正在指导农户如何抗旱保苗。种植大户李正晗、翟永伟、崔广红等则正心急如焚地围着专家咨询,并用手机录音录像,生怕专家的回答指导有哪个地方自己记不准。
中药材服务团团长、河南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副院长李勇超已经在田间指导了一上午,他的衣服湿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李勇超一边查看金银花植株,一边给种植户们讲解:“金银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忍冬花。但是,它忍得了冬天的严寒,却不耐不住夏天的高温,需要格外用心伺候。”他解释,高温会严重抑制金银花植株茎节生长,导致植物体内物质降解加快,物质积累降低,造成金银花品质下降和减产;而此时,病虫草害也会借机大面积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李勇超给药农开出了“药方”:喷施药剂增强抗旱能力。李勇超说,关键是要选好药剂,还要适度浇灌,适当修剪,减少水分散失;除草要结合浇灌、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预防褐斑病和白粉病……
封丘是全国有名的金银花种植大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干花万公斤左右。封丘县科工信局副局长闫哲告诉记者:“年开始,李勇超团队就一直服务于封丘县的金银花产业。去年遇上洪灾内涝,今年遇上高温干旱,如果不是李老师团队的科技服务,连续两年的打击,封丘县的金银花产业可能就完了。”
奔走在中原大地的各处梨园里
五六月正是梨树挂果、膨大的关键时期,偏偏这个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科技特派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的王东升研究员与团队不得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