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明日处暑,牢记吃5样,忌3事,老规矩
TUhjnbcbe - 2025/1/8 21:42:00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39.net/disease/a_6302936.html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指“暑气到此为止”,即将进入凉爽的秋天。除了气温的变化之外,民间在饮食和生活习俗上也有所讲究,下面就来看看吧。处暑节气,牢记“吃5样,忌3事”,顺时调整饮食,平稳度秋身体好。

“吃5样”

1、吃鸭子

民间很多地方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甚至南京有句俗语叫“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因为处暑温差增大、昼暖夜凉,饮食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而鸭子刚好又是属于良性的一种食物,可以清热去火,滋阴养血、补益身体不易上火,因此处暑吃鸭子也成为各地的一种风俗了。

至于鸭子的做法,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等,其中,南京江宁湖熟地区流行吃麻鸭,老北京人流行吃百合鸭这种做法,都是秋天里的一道美食。

2、吃龙眼

处暑期间正好是南方龙眼成熟期,尤其福建等地是生产龙眼的地区,所以吃龙眼也就成为当地的饮食习俗。龙眼果肉细嫩,水分较足,能够补充人体相较于其他季节损失更多的水分以及热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滋补养气的作用,是一种合适处暑时节食用的水果。

3、吃白丸子

福州在处暑这天会吃白丸子。这种白丸子并不是使用白萝卜做的,而是采用糯米面粉制作而成的糯米丸子。糯米有养阴的功效,能够补养人体正气的作用。它的做法也很简单,把糯米粉搓成一个个小丸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加点糖调节一下口味,口感清甜,开胃又解腻,还可补充碳水化合物。

4、喝凉茶

自唐代以来,家家户户有处暑煎凉茶的习惯,凉茶不是放凉的茶,而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如金银花、甘草、野菊花等,没有茶叶成分。凉茶虽然喝起来有点苦,但有清热去火,消食祛湿,化痰止咳,缓解口干舌燥的效果。但喝凉茶不要过量,不能用过度苦寒的草药,否则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5、喝酸梅汤

谚语说“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酸梅汤自古就是苏州的消暑佳味,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由于处暑的时间范围在夏天和秋天的交界,易受到“秋老虎”的影响,余热未消,人容易口渴,此时喝一碗生津解渴的酸梅汤舒服得很,既消暑提神,也能够帮助体内酸碱达到平衡。

“忌3事”

忌露小腹

处暑早晚温差大,而且又多雨,人们也要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平日要注意腹部保暖,不要让孩子露出小肚子,女性不要穿露脐装,或晚上睡觉不要暴露腹部等,因为一旦受凉以后,可能会让寒气侵袭身体内部,就会很容易腹痛、腹泻,甚至容易着凉而生病了。

忌过早过晚运动

处暑后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但切忌运动的时间不可过早或者过晚,因为秋季天亮时间比夏天晚,且早晚气温低,运动出汗后容易受凉,体质差的人更容易感冒。建议每天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开始,或在太阳落山前结束。

忌熬夜

处暑后,天气渐凉,随着日照时间的改变,作息时间也需做出相应调整。这时尽量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为阳气收敛的过程,长时间熬夜则不利于阳气收敛,要早点睡觉休息,还应该坚持午休,充足的睡眠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日处暑,牢记吃5样,忌3事,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