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实效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现代生活中与其的契合度越发增强。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必要的技能之一,由此可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鉴于此,笔者立足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加强高中计算机技术实效性的策略做了简要的分析。
中国论文
关键字:计算机技术;高中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240-01
引言:就现目前的时代发展状况而言,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度信息机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作为,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通过一定的研究学习,对提高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实效性的策略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1.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基础差异性。由于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家庭条件的巨大差异致使我国高中生在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上存在必然的分化现象,即条件好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而条件较次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以至于计算机技术基础薄弱。这样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教学中,部分有基础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过于简单,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上则相当的吃力。显然,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极大的影响了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拿捏,同样也严重减低了教学的效率。
1.2缺乏补差措施。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那么就应该采取合理的"补差"措施。但是由于高中计算机技术边缘化的教学性质,致使各个学校对计算机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自然的也就没有采取合理的补差措施,这就导致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无所适从最后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显然对学生今后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1.3排课时间被蚕食。我们都知道现目前,我国仍然是处于应试教育的形势之下,因此一切与考试无关的学科都一并被忽视,甚而至于出现了"文科不学理,理科不学文"的尴尬,高中计算机技术恰恰处于文理科之外,其窘境我们可想而知。这就导致了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几乎成为了教学的"累赘"其课程安排也时常被其他学科所侵占,这也是我国计算机技术教学令人堪忧的缘由之一。
2.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实效策略
2.1差异化教学。所谓的差异化教学顾名思义,即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案也暗合了我国高中生计算机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鉴于此,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先关的措施具体如下:
2.1.1针对零起点学生编写基础教材。由于零起点学生基础较弱,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也要着重考虑。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零起点学生自主编写一本细分程度大的教材。所谓的细分程度大,就是指将预定教材中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细分,降低零起点学生的学习难度。譬如:《信息及特征》中"信息的可识别性"具体又可以分为"直接识别"与"感官识别",而这两概念也可以再次细分,如直接识别指的是通过各种的测试技术识别,而感官识别即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识别。这样细致的将知识进行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基础较差学生对知识消化难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以此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2.1.2搭建课后辅导平台。在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在课堂上都会比较倾向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因此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程上或多或少就会"吃不饱",那么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搭建起"课后辅导平台",以此向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同学提供相应的帮助。除此之外这样的平台也可以为基础较差学生进行答疑。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弥补基础差的学生的不足。
2.2教学导入的问题情境创设。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诚然任何事情都要有开端有始末。那么在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的端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思考应该以何种方式、何种内容导入一节课,因为教学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教学任务的开展情况。良好的教学导入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默契的契合教师的教学进度,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跟着教学的节奏进行合理的转动。因此在课程导入中融合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接下来的学习是有重要意义的。例如在讲解"信息及其特征"一章节内容时,因为此章节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与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导入时一定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譬如教师可以以这样的问题来导入课程:
2.2.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使用过QQ之类的络通讯工具吧?它的作用是什么呢?那么计算机的的特征又是什么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而然的教师就可以引出接下将要学习的计算机的有关特征了。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的计算机,然后通过一定的思考然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一来就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理论服务实践,实践充实理论"的基本教学理念。也只有按照这样的理念,然后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联系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高中计算机技术的实效性。具体的方法如下:
2.3.1推陈出新,使用符合时事的新颖案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这也导致一些理论的实用性受到了局限,即一个理论实用于当时的境况却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境况。这就要求在理论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案例,革除陈旧的部分,吸纳新颖科学的部分。譬如在讲解《上交流》(苏教版高中计算机技术第6章)一章内容时,以往教材中的实例是使用QQ进行络交流,当然往昔QQ一枝独秀时使用QQ似乎是最理想的实际操作练习,但是现目前即时通讯工具日新月异,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就应该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方案,譬如加入对电子商务类络通讯工具。
3.结言
一言以蔽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实效也显得势在必行了。为了更好的契合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艳.实战式教学在计算机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4,9
[2]胡园,廖兰英.浅谈高中计算机创新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64.
[3]郝勤英.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