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社交媒体达人,同时也是特斯拉CEO的埃隆马斯克(ElonMusk),总是会爆出一些"惊天言论"。前不久,他更是发声"大型传统汽车制造商,卖车利润极低,甚至是零利润"。并且还做出了一个经典比喻"这(传统车企卖车)就跟剃须刀行业一样,剃须刀不赚钱,靠卖刀片赚钱"。
马斯克的这番言论到底是撕下了传统车企的"遮羞布",还是单纯为特斯拉"站台"?如果卖车真的不赚钱,那大把的传统车企难不成是慈善机构?而且各路科技、互联网大佬都纷纷瞄准了汽车行业。那这个在马斯克口中,门槛极高、回报"极低"的行业,到底是凭什么总能牵动大家的目光和口袋呢?
汽车行业到底赚不赚钱?
这个问题当然要问车企们,先找一个代表企业。依据丰田发布的财年(年4月至年3月)财报,该财年丰田汽车集团销售额为27.万亿日元(约合亿美元),净利润为2.25万亿日元(约合亿美元)。如果大家对约8.3%的利润率没有太大概念的话,我们"粗暴"的依据财年内丰田全球万辆的销量计算,每一台车平均约"贡献"美元的利润。
为什么单单找丰田举例呢?因为这家号称"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成本管理理念的汽车品牌,无论在销量表现还是利润把控上,都是行业内的标杆水平。以它作为传统车企的"天花板"表现来看,似乎并不过分。当然,考虑到丰田汽车产品线较广,很多车型的单价并不高。因此要再做一个补充的话,以"不坑穷人"著称的奔驰或许是个不错的例子。
根据戴姆勒集团今年二季度的财报,集团共出售73.64万台车型,营收亿欧元,净利润37.04亿欧元。虽然财报之中还包含了移动出行等部门,但营收占比并不高。如果从销售回报率来看,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和货车部门12.2%的成绩,也是最为抢眼的一个。同样按照前面那种"粗暴"的算法,每一台车平均能"贡献"欧元的利润。
当然,你要说这都是列举的头部车企也没错,近年来传统车企"洗牌"形式严峻,"亏损"的车企也并不少,甚至也出现了"卖房填坑"的骚操作。那为什么鲜有主动退出的"玩家"呢?毕竟,即使做到头部车企,利润率也不过徘徊在10%左右。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排着队,等着进场的大佬们。
"不赚钱"为啥还要做
如果说造车"不赚钱",那恰恰是要说给刚入场的"玩家"们。根据美股部分上市车企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除了特斯拉实现了16.42亿美元的净利润之外,蔚来、理想、小鹏都还是"负数"。当然,特斯拉扣掉"卖碳"收入之后,也不过是刚刚"上岸"而已。
然而放眼全行业,你都很难找到一个产品像汽车这样覆盖如此之广的产业链。从上游的钢铁冶炼、石油化工,到整车制造、产品销售,以及下游的汽车服务、金融、保险甚至二手车等等。这其中汽车产品扮演的是"核心载体"的身份,掌握了市场份额,自然就把握住了整个上下游的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头部车企,可以通过销量摊薄成本,让对手很难再接近自己的原因。
不过在传统汽车工业体系中,车企伸手触及的利益点,主要也就停留在对供应链的掌握,以及向下覆盖销售、部分产品售后等领域。总之就是局限在硬件层面,或对硬件的服务,这也是马斯克开启"嘲讽"模式的重要原因。或许在他看来,传统车企掌握了"载体",却只能赚到眼皮下的利润,简直是"浪费"。
而在类似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的手中,汽车这个载体,能发挥出他们心中所想承载的利润点,比如移动互联、驾驶辅助等付费服务领域。这点可以参考一下手机行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手上的手机早已不是接打电话的通讯工具。目前市面上还广泛停留在"三大件"领域的汽车,对于科技、互联网公司而言,还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这说的还是积极的方面,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互联网公司的寿命往往并不长久。它们总是伴随一个又一个风口,轻轻的走却不似轰轰烈烈的来。反观汽车产业,因为门槛过高,百年企业并不是什么很特殊的存在。对于老牌汽车强国德、美、日来说,真随手就是一排。如果能在汽车行业立住脚,那么进场的互联网企业或许能够找到摆脱"宿命"的机会。
总结:如果只考虑卖车板块,那么造车确实不是一门好的生意模式。只不过造车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从这个角度说,马斯克把汽车比喻为"剃须刀"倒也没有错。但镜子不是光照别人,对于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而言,都是明面上卖"剃须刀",背地里卖"刀片"。只不过现在传统车企的"剃须刀"更成熟。新势力的"刀片"前景和诱惑力更强。
所以特斯拉才想尽办法在造车领域对成本一降再降,毕竟好不容易通过汽车的电气化浪潮,抢得了进入汽车行业的入场券。在新势力们看来,它们绝不是单纯只参与过去蛋糕的分配,而是要颠覆这块蛋糕的做法和分配方式。这并不是一张行业的入场券,它们抢的是一张新时代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