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困在纯真与虚伪夹缝的霍尔顿叛逆堕落的背后 [复制链接]

1#

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深受年轻人的青睐,风靡美国校园。

小说的主人公,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因五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因为不想让父母在圣诞节前知道他被开除的消息,他本想等下周三圣诞节假期再回家。但是周六晚上却跟室友打了一架,不得不半夜收拾行李提前离开学校。有家不敢回,在纽约游荡了两天两夜。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霍尔顿在这次游荡中的遭遇。

还是个中学生的霍尔顿,满口粗话,吊儿郎当,对什么都看不惯,成天怼天怼地。他不仅离校前还跟室友打了一架;不停地抽烟;一有机会就假报年龄买酒酗酒;不停地试图和陌生女人调情;甚至还在宾馆招JI女,导致被敲诈殴打;他还把自己邀请出来玩的女伴气哭了,并且扔下她一个人自己走掉;他不想再上任何学校,还想背着父母跑去西部流浪。

他的表现,以当时的成人世界的标准来看,是令人担忧的叛逆与堕落。

正如他半夜溜回家后,妹妹菲比猜到他肯定又被学校开除后,一直对他说的:“爸爸会宰了你的!”也正如他的前任中学老师安多利尼先生喝得醉醺醺对他所说的那样:“我想象你这样骑马瞎跑,将来要是摔下来的”。

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霍尔顿的行为表面,就无法解读这本在美国社会造成广泛影响的巨著之魅力。

本文透过霍尔顿叛逆堕落的行为表象,解读少年内心世界的挣扎,从而清晰地揭示:霍尔顿的一切混乱行为都是受到内心强烈的沮丧感与孤独感的驱使;并且进一步揭示:他的沮丧感与孤独感源自于他身陷的两难困境。

小说的篇幅不长,只有十三万字左右。可其中令人沮丧(depressing)和感到沮丧(depressed)出现多达30次,而孤独(lonesome)一词出现了1次。

每次的荒唐寻乐行为都以沮丧和孤独开始,又以更加沮丧与孤独结束。如此循环反复,不断在摧垮他的精神。

到后来,他开始自言自语跟死去的弟弟艾里说话,开始出现幻想症,幻想自己挨打的肚子是被子弹打穿不断往外冒红色液体,幻想暗恋的女孩来给自己包扎伤口。故事的最后,也是小说开头我们知道,霍尔医院接受治疗。

在英文中,令人沮丧(depressing),感到沮丧(depressed)与抑郁(depression)是同根词。

正如这一组同根词之间的紧密关系所暗示的,霍尔顿因为反复遭受一轮又一轮的沮丧和孤独的侵袭,为了摆脱孤独沮丧的糟糕心情,霍尔顿尝试了一件又一件荒唐事(表现为叛逆堕落的言行),结果却是感觉一次比一次糟糕,直至最后精神崩溃。

下面,综合小说的文本信息,霍尔顿两天两夜的经历可以归纳为四次以寻求解脱沮丧与孤独的行为开始,做了一系列荒唐的尝试(叛逆堕落的言行)之后,却以更加沮丧孤独的精神状态(痛哭)而结束这样的因果死循环。霍尔顿的沮丧感与孤独感随着每一轮循环的递进而加深,直到最后把霍尔顿的精神击溃。

开始时,霍尔顿已经得知自己被学校开除。他独自一人站在山顶看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橄榄球赛。“一片震天价喊声为潘西叫好,因为除了我,差不多全校的人都在球场上。”热闹和欢呼都跟他无关。这里我们已经发现他是形单影只。

这之前,他还做了还有一件糟糕事:作为击剑队领队,他弄丢了所有装备,也因此“乘火车回来的时候全队的人一路上谁也不理我。”霍尔顿被孤立了,但是此时他没有觉得什么大不了----“说起来,倒也挺好玩哩。”

后来他去找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告别,可是斯宾塞先生却穿着睡袍露出衰老的胸膛接待他,这令他感到沮丧。更过分的是斯宾塞只顾自说自话,对霍尔顿的学业表现冷嘲热讽,而当霍尔顿想说什么的时候,“他甚至不在听。”“只要是别人说话,他总不肯好好听”。而且这个老师还总喜欢打断霍尔顿说话。很显然,跟斯宾塞老先生的谈话,并没有达到感情的交流的目的,这只让霍尔顿感到更沮丧和更孤独。

回到宿舍,霍尔顿得知外表英俊帅气,其实邋遢得一塌糊涂的舍友晚上约会的对象居然是霍尔顿一直暗恋的女孩简。这个女孩是除了妹妹菲比以外,唯一一个能认真听他说话,喜欢他所喜欢的东西的纯真女孩。可是从不真正把自己约过的女孩当回事的舍友却要开车单独在晚上带她出去约会。霍尔顿感到万分沮丧却又无能为力,

更过分的是,舍友出去跟自己最心爱的女孩约会,却还拜托已经被学校开除的霍尔顿给他写作文。霍尔顿,思来想去,虽然不情愿,却突然想到了一个心里想写的东西。那就是关于他那幼年夭折的,最天真可爱的表弟艾里。

舍友去约会以后,他就一直*不守舍,想尽办法排解自己的沮丧和焦虑,可是一点不管用

半夜舍友才回来,却只字不提简的近况,言语间充满了对已经得手得女孩的轻佻和不在乎。

他得知霍尔顿写的是关于他表弟的棒球手套,居然对霍尔顿破口大骂,把文章贬的一文不值。

霍尔顿被糟糕情绪撑爆了,他必须把情绪发泄出来。他冲向室友重重地给了他一拳,可是最后却反而被舍友打翻在地,满脸是血。

他跑到隔壁阿克利宿舍去,可是不仅得不到任何慰藉,反而被搞得更加沮丧与孤独。阿克利根本就不关心他的心情,呼呼睡去。“霎时,我觉得孤独极了。我简直希望自己已经死了”

他收拾行李决定提前离开学校,虽然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他提着行李箱,“在宿舍的楼梯口站了一会儿,顺着那条混帐走廊望了最后一眼”。“不知怎的,我几乎哭了出来”。

从得知被学校开除,纽约火车上被队友孤立开始,他一直试图用一系列叛逆的行为来排解内心的沮丧和孤独,结果不是糟糕情绪得到消解,反而是半夜收拾行李黯然离开校园::“孤独极了。。。几乎哭了出来”。

在这之间,霍尔顿做了很多尝试来让自己忘记糟糕的感觉。

他在火车上跟邻座的妇人瞎聊,甚至想请对方一起到火车上的餐车里喝一杯酒,结果当然是被委婉拒绝。

他在出租车上,想跟司机聊起他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园里的鸭子冬天怎么过的。结果对方以为他是个疯子。他甚至邀请出租车司机去跟他喝杯酒,直接被拒绝了。

他到了纽约的旅馆住下之后,甚至打电话给一个应召女郎,邀请她出来一起和杯酒,结果还是被拒绝了。

那时已经是下半夜了,可他无法入睡,整装去到楼下的舞厅,在那里,他尝试跟三个舞女调情,甚至还想跟她们聊点有思想的话题,可惜,“她根本没听我说话,眼睛只是扫来扫去”。她们连跟他聊天都不用心,却还让他买单。

离开差劲的舞厅,霍尔顿内心更加沮丧孤独,他决定去夜总会喝酒在去夜总会的出租车里,他又试图跟司机聊起他关心的公园里的鸭子,没想到这个司机听到这个问题直接就暴怒了,他粗鲁地朝霍尔顿吼到:我TM怎么知道?我TM怎么会知道这种破事儿?”。可尽管司机态度粗暴激动得要命,霍尔顿还是尝试邀请他跟他去和一杯酒,不仅被拒绝,还被教训。

霍尔顿在酒吧喝了点酒,终于遇上了一个愿意跟他聊天的女孩,可是女孩跟他聊天全是为了打听他在好莱坞的哥哥,这让霍尔顿感到恼火难过。

最后在下雪的深夜,他走回到旅馆,越来越沮丧,旅馆电梯工给他介绍了一个JI女,他“心里太沮丧了,根本没法考虑”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没想到,JI女到了他房间之后,举止粗鲁XIA流,他对她根本提不起兴趣,他愿意照样付钱给她,只是让她陪他聊聊天。JI女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拿了钱之后又和电梯工返回来,要他出双倍的钱。他很害怕又愤怒,不愿意给结果,JI女就抢了他的钱,电梯工莫里斯还把他打了一顿。

这真是个噩梦般的夜晚。他带着无边的沮丧与孤独离开被开除的校园,做出了各种荒唐的尝试想摆脱这糟糕的心情,不仅根本无法做到,最后反而被更糟糕的情绪给淹没了。霍尔顿第二次情绪崩溃了,他当着两个无赖的面痛哭了起来,虽然他讨厌那样,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我根本不困……可我真正想干的是自SHA,我觉得我想从窗户跳下去”。

萨莉海斯是个很漂亮的姑娘,和霍尔顿也算门当户对,都来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可是哪怕是愿意跟他约会的漂亮女孩,也丝毫不愿意听他聊起自己的困惑。

萨莉海斯根本不了解霍尔顿都遭遇过什么,更无法理解他那令他寝食难安的沮丧感和孤独感。

霍尔顿忍不住想跟她讲起一直盘旋困扰着他的那些精神层面的问题,甚至想让她跟他一起去西部流浪。没想到,萨莉根本不想听,也听不懂他说这些,只觉得他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把自己最内心的痛苦,困惑与想法告诉这个很有可能跟自己恋爱结婚的人,可对方却根本不愿听,霍尔顿失望泄气极了:“看得出,再想努力来点有头脑的交谈是毫无可能,全是由我引起的,我后悔的要命。”

沮丧孤独得快受不了的霍尔顿,第七次想给他最喜欢的女孩简打电话。这次他终于有心情且鼓起勇气把电话打出去了,可是却没人接。

于是他又发疯似的想找人喝酒,最后终于联系上了一个叫卢斯家伙来喝酒。可是这个聪明绝顶的家伙只想聊他自己想聊的话,其他话他一句都不想聊。而且他喝了几杯就扔下账单给霍尔顿,自己走了。哪怕霍尔顿跟他说“再喝一杯吧。求你了,我孤独得要命,不是开玩笑。”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了。

瞎折腾了一整天,霍尔顿不仅没能赶走孤独和沮丧,反而陷得更深。

他把自己喝的烂醉,试图跟每一个人聊天,可是没有一个人跟他好好聊。他在洗手台的时候,已经醉的一塌糊涂,有个家伙也到洗手台来梳头。他梳头时跟霍尔顿随意聊了两句,可是他一整理好头发就立刻走掉了,根本不多为霍尔顿停留一秒。那个人一走,霍尔顿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的确在哭,我想是因为感到太TM沮丧而且孤独吧”。

这已经是霍尔顿第二次在公共场合时失声痛哭,他的精神再一次崩溃了。

霍尔顿在酒吧喝的醉醺醺并且失声痛哭之后,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已经退掉了旅馆,并且也没有足够的钱去住旅馆。

他在纽约最寒冷的冬夜,由于醉酒把头发弄得湿漉漉的,走到室外都结成了冰条。他跌跌撞撞地摸黑来到中央公园,去湖边找他心心念念的鸭子。结果当然一只鸭子也没有。

天气非常冷,他却头发上衣湿漉漉的,他担心自己得肺炎死掉,于是打算溜回家去偷偷见妹妹一面。

总是认真听他说话,总能听懂他的话的妹妹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可是好景不长,父母回来了。他不得不离开妹妹偷偷溜出去。在妹妹把自己所有的钱在黑暗中交到他手里的时候,霍尔顿再一次情绪完全失控了。“这时,我突然哭了起来,我忍不住。我哭起来时,菲比这丫头吓得够呛,调过来想让我别哭了,可是一旦哭起来就TM不可能说停就停”他哭了很久很久,“觉得自己要呛死了”。

这是霍尔顿第三次在人前痛哭。他的精神已经快失控了。

霍尔顿的叛逆与堕落是成人世界给他行为的定义,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实质是沮丧与孤独。霍尔顿心里挥之不去的压倒性的沮丧感与孤独感,来自于童真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割裂和矛盾,而他被困在这两个被割裂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夹缝中,鸿沟里,哪里也去不了,沮丧无比,孤独无助。

二战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美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破坏,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态度,情感的冲击颠覆都给拥有优秀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人们带来了焦虑感,失控感和对于很多美好事物即将一去不复返的悲哀感。

同时,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加上当时冷战时期的麦卡锡主义的高压*策,促使人们将注意力更多从思想文化转向追求物质和名利。成人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异化。人们为了追名逐利,放弃了自我和精神,带上了便利的标签式的虚假的面具。

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主人公霍尔顿属于拥有优秀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少数人中的一个。

成人世界的标准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代表成人评判标准的学校和老师,以及体现成人评判标准的学校里的好学生,还有代表了名利和虚荣顶端的好莱坞和电影。

我们来跟着霍尔顿的眼光去看一看,这一切都是如何的“假模假式”,表里不一的。

l名校潘西

潘西是那种你在杂志广告随处可见的学校。可见其实力和知名度之高。而潘西的招生广告画面通常都是一个帅小伙骑着骏马在练马术。可霍尔顿在潘西,“连马儿的影子都没见过”,可见其虚假之一斑。

潘西作为专收富裕中产阶级家庭子女的贵族学校,却“有的是贼。不少学生都是家里极有钱的,可学校里照样全是贼。学校越贵族化,里面的贼也越多”。可见这“贵族”二字虚假无比。

l知名校友奥森贝格

奥森贝格从潘西毕业后,靠开殡仪馆发了横财,却因为捐了一大笔钱给潘西,霍尔顿的宿舍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奥森贝格还来学校做演讲,讲了几十个粗俗的笑话显示他有多幽默。他还教学生们经常向上帝祷告——跟上帝无话不谈——不管我们是在什么地方。他说他自己就时时刻刻在跟耶稣谈话,甚至在他开车的时候。多么虚伪虚假。

l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霍尔顿的舍友,斯特拉雷德是老师家长眼中的模范好孩子。外表光鲜帅气,是那种站在班级的合影里,一眼就会被别的家长注意到并且问“这孩子是谁?”的那种。可是霍尔顿知道,他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总是把自己的下巴刮得干干净净,可他的剃须刀却锈的一塌糊涂,沾满泡沫和胡子渣却从来不洗。他还经常背着大人泡妞,从不把女孩当一回事。

霍尔顿还有一个住在隔壁宿舍的同学叫阿克利,从来不刷牙,牙齿上像长了青苔一样,总是跑到霍尔顿房间乱动别人宿舍的东西。

霍尔顿说,如果阿克利是个十足的邋遢货,那么斯特拉雷德也是,但是他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更应该说他是那种没有多少人了解的邋遢货。

l家长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霍尔顿在前一所中学的英文老师,安托里尼先生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霍尔顿也一直很喜欢他。“安德里尼先生可以说是我这辈子有过的最好老师”。即使安托里尼先生已经不教他了,他的父母也还经常请他吃饭,可见这个老师有多受家长欢迎。

可是就是这个安托里尼先生,当霍尔顿无处可睡的时候,去投奔他家,他在霍尔顿熟睡对他做出了骚扰动作,害得霍尔顿立刻三更半夜起身逃走。

这样虚伪的人数不胜数。

正如霍尔顿告诉妹妹菲比的,“这是个最最糟糕的学校,里面全是伪君子。还有卑鄙的家伙。你这一辈子再也没见过那么多卑鄙的家伙”。

霍尔顿四度被学校开除,与其说是因为他学习不好,不如说是他压根儿不想好好学。他不愿意按那些“伪君子”的标准行事,成为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其中的一员。

学校尚且如此,社会上的成年人就更不用说了,“全是些假模假式,自以为是的蠢蛋”。

身处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学,如此虚伪的成人世界中,谁也无法看到对方的真实面目,无法触碰到对方的真实内心。在这样的世界里,真实的情感交流与有意义的互动都是不存在,一个渴望心灵相通的人身处其中,沮丧与孤独在所难免。

正如菲比对霍尔顿说的,“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的任何事情”时,霍尔顿回答的那样“我喜欢。我喜欢。我当然喜欢”。

没错,霍尔顿的心里的确有一些东西从始至终都喜欢着的。比如妹妹菲比,比如已经死去的弟弟艾里,比如那个每次霍尔顿讲起艾里,她都喜欢听的简.加拉格尔。还有永远也不会变的博物馆。还有博物馆里充满口香糖味道的礼堂。还有纽约中央公园里的鸭子。还有他刚买的奇特的西部牛仔猎帽。

每当霍尔顿特别孤独的时候,他就会想跟妹妹或者简打电话。

当他的精神受到打击,神情开始恍惚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跟艾里对话。

可是霍尔顿说了十多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没有跟妹妹或者简真正打通电话。

而艾里,他再也听不到他说的话了。

霍尔顿回到他认为这世界上最后一个永远不会被污染被腐蚀的地方----博物馆,却发现墙上不知什么时候不知被哪个混蛋涂上了好几个肮脏的字。

同样在他妹妹的学校墙上也发现了很多这些肮脏的字眼。他意识到,这些脏字眼,哪怕你用上一辈子也擦不完。

而其他季节永远都在中央公园的鸭子们,在冬天也不见了踪影。

属于霍尔顿的纯真童年世界,无论如何,已经不一样了,他再也回不去了。

霍尔顿既无法融入成人世界,又无法回去童真世界。他的心灵无处安放,四处游荡,四处碰壁,所以沮丧和孤独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寻求内心的平衡和稳定是人类心理永恒的动力。

所以霍尔顿疯了似做了各种荒唐的尝试想要驱散心头挥之不去的沮丧与孤独。可是这些尝试统统都宣告失败了,于是他幻想起别处的生活:到西部去。

西部可以说是西方人新大陆情结的延续。

他们总以为别处有净土。

而霍尔顿所幻想的西部,是可以很好地守护住他的童真世界的西部;是可以避开成人世界影响的却又不断绝与其联系的西部。

其实霍尔顿自己的内心深处也知道,如此远离喧嚣和虚伪的净土是不存在的。

所以当他看到菲比也打点好行装要跟他一起去的时候,他立刻认识到想去西部这个念头是多么荒唐。

他可以让自己游离在幻想的世界里,可是绝不可以把妹妹也扯进去。

反过来说,是妹妹跟随他的决心把他拉回到现实中。

最终,为了努力想要守护的妹妹,他愿意结束在两个割裂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夹缝中的游离,努力回到其中一个现实世界----只能是成人世界。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霍尔顿在那之后就住进了精神治疗中心。

接受心理治疗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妥协。

而学会妥协正是成长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是

解忧花园,专注幸福与成长,喜欢我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