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秦安桃 [复制链接]

1#

秦安“桃花源”里幸福长

因为有种植蜜桃的传统,秦安县有了“桃花源”的美称。

脱贫攻坚中,秦安县种蜜桃、种苹果、种花椒,林果业不断壮大,多种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还是那片山川,还是那些乡亲,“桃花源”里的日子越来越殷实、幸福。

今年3月,秦安县顺利脱贫摘帽。

春风阵阵、桃花树树、果实累累,见证着这方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秦安的蜜桃熟了,甜香袭人。

李小琴望着枝头的蜜桃,心里有一丝“甜蜜的烦恼”。

李小琴是秦安县兴国镇杨坪村的果农,自6月下旬起,家里务弄的几亩蜜桃渐渐成熟。“外地的亲戚都知道我们秦安的蜜桃好,都等着我给他们邮寄几斤尝鲜呢!”眼看着自己栽种的“蓬莱一号”早熟蜜桃成熟了,亲友的心愿却难以满足。不是李小琴小气,“全都早早预售出去了,客商过几天就来摘。”

虽说是一丝丝的“烦恼”,却透着和蜜桃一样的甜蜜。

“现在的果农不但能埋头打理果园,还能运用网络对接市场。”秦安县扶贫办的郑振说。

早在今年4月,桃花盛开时,秦安县就借助举办“云”端桃花会开展蜜桃预售,拓宽市场,这一举措,不但提振了果农栽种桃树的信心,更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最美四月天,天气微凉。

秦安的山山峁峁上,株株桃树相依,片片桃花相连。山坳里一阵风吹过,花瓣缤纷挥洒,花香阵阵袭来。

“这景象美得有些‘玄幻’,真像传说中的‘桃花源’。”在厦门上学的马宁通过“云”端看着这一幕不由地惊叹,一遍又一遍点击着直播画面,从多角度欣赏着这幅美景。

桃花盛开,秦安县在刘坪镇的万亩桃园间安装了6个高清摄像头,开启了“云”端桃花会。

与桃花竞相开放的,还有大片大片的苹果花,乡亲们劳作其间,忙碌却又充满希望。

“这就是美丽的‘桃花源’。”在网上观赏着漫山的桃花,在西安从事水果批发生意的马力从中看到了新的商机。预订优质蜜桃,向自己固有的优质客源推送,“既稳固了客源又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来年如果没有疫情影响,还可以组织这些客商到秦安开展赏花、采摘体验活动。”想到就要做到,马力毫不犹豫地下单。

“这样做,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显而易见。”秦安县刘坪镇镇长邵亮眉宇间都写满自豪,“在秦安,仅刘坪镇就有1.7万亩桃园,加上2.45万亩的苹果园、花椒园,每到春季,放眼望去,处处是花海。果子成熟时,满山满坡果香四溢,又是另一番景象。”邵亮掰着指头列举着举办“云”端桃花会的好处。

这些好处源于“桃花源”里的人们发展理念的转变。

以前,人们把栽种桃树只当个可有可无的副业,家家都有几株,但都小打小闹,并不下多大功夫去侍弄,满足自家有吃的,多了能卖几个就算几个,形不成规模。

“现今不同了,乡亲们争先恐后地栽种果树,品种优中选优,侍弄尽心尽力。”兰州城市学院派驻秦安县郭嘉镇寺咀村帮扶干部王小安说。

理念的转变得益于*的好*策,得益于各级帮扶力量的扶持引导。王铺镇邵庄村的邵要胜说,乡亲们现在“信息畅通眼界宽,绝不是当年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思路与时俱进,生活也就日新月异了。”

思路一变天地宽,赢得越来越多的收益。“通过线上促销活动,仅4月一个月的时间,秦安县几家规模较大的果业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就收到订单单,预售金额达万元。”佳家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贵祥说,线上预售带来的另一个好处,通过网络形式把秦安蜜桃的生长情况及时反馈给客户,让客户更加了解秦安、更加了解秦安蜜桃,等到桃子成熟季节,邀请各方客户前来亲自采摘,进一步扩大了秦安蜜桃品牌影响力。

秦安蜜桃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发起的评选活动上,秦安蜜桃入选中国最受欢迎的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

品牌效应显现,越来越多果农的收益有了更好保障。

桃子成熟季节,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村的孙喜贵一有时间就蹲守在桃园里,一遍又一遍尽心尽力照料着一树树的累累果实,一遍又一遍整理着桃树上的“挂牌”。“在县电商中心的帮助下,我的这两亩桃园70%的桃树都被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认购’了,每年他们都会抽空来好几次。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他们来得少,但我不能马虎。”

自家树上的桃子孙喜贵舍不得吃也不能吃。孙喜贵笑着说,“光‘认购’这一项的收入就比以前足足增加了一倍多。桃子还没成熟,钱已经到手了。人家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秦安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根本之策,大力实施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全县林果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产值接近40亿元,其中秦安蜜桃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每年从6月中旬到10月下旬,长达5个月,不同品种的秦安蜜桃渐次上市,产值达4.6亿元。

“空谷清音起,一曲桃花水”。从春到夏及秋,秦安,这个现代“桃花源”里,房前屋后、漫山遍野,从满树花开到满树硕果,人们辛勤劳作其间、悠闲生活其中,幸福的日子,甜蜜悠长。

林果产业富乡亲——来自秦安县扶贫一线的调研报告

“桃王”:元,“桃后”:元!

8月12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秦安县第四届蜜桃鉴评会上,13家企业经过多轮激烈竞价,秦安蜜桃的“桃王”“桃后”均拍出高价。

正是秦安蜜桃上市的季节,香甜的蜜桃为果农们带来甜蜜的生活:全县10.25万亩桃园,蜜桃预计产量达17.2万吨,产值4.45亿元。

这累累收获的精彩文章,早在春天已经浓墨“起笔”。春暖花开时节,秦安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将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开上了“云”端。以“花”为媒,借力电商,发展“云+”经济,秦安林果产业的美誉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秦安县紧贴县情实际,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大力培育以蜜桃、苹果、花椒等为主导的“六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设施养殖、林下套种药材等“短平快”增收产业,着力打造“八大果椒生产区”,多元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2月,秦安县整体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果经济秀了山川富了乡亲

四月的秦安,山山峁峁盛开着桃花、苹果花、花椒花,美不胜收。

刘坪镇何湾村的刘清凤在自家的桃园里疏花,不远处,高清摄像头一圈一圈地转动着,刘清凤疏花的一招一式都在网络上直播。“谁能想到,桃花也能赚钱;谁能想到,还没结出来的蜜桃就能卖钱……”刘清凤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刘清凤说,家里有3亩桃园,疏下的花每公斤能卖26元,桃子现在已经有人在网上问询着预订,再加上一亩半的苹果,今年的收成差不了。“贫困户的‘帽子’肯定能摘掉。”刘清凤非常自信。

秦安县刘坪镇万亩桃园桃花盛开资料图

“把每年一度的桃花会开到‘云’端,本来是一种尝试,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不少农户的桃子早早预售一空。”刘坪镇镇长邵亮说。

今年,秦安县根据实际开展以“云游美丽田园,欣赏桃花美景,预订秦安蜜桃”为主题的年“云上桃花会”,借力电商,发展“云+”经济,不到十天时间,秦安蜜桃预售金额达.6万元,实现了宣传特色林果品牌与助力脱贫攻坚双赢。

大力发展绿色林果经济产业,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增强“造血”功能,秦安县尝到了甜头。

年以来,秦安县新建以苹果、花椒为主的优质林果基地19.9万亩,实施果园提质增效14.95万亩,全县林果总面积达90.93万亩,总产量.86万吨,总产值达33.61亿元,林果收入已成为秦安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我们靠什么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靠我们的勤劳奋斗!”秦安县王铺镇师山村的唐旺萍一边麻利地打扫着院落一边说,“*的*策好,自己就要好好干,不等不靠,勤劳致富。”

秦安县五营镇邵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油桃喜获丰收孟捷

不等不靠的唐旺萍一家近年来一直打理着苹果园和花椒园。依靠这两项收入,家里几年前就盖起了砖瓦房,墙面上一溜儿贴着瓷砖,整洁又美观。

“唐旺萍一家四口,整天忙出忙进干劲十足,一刻也不闲着。”省农垦集团公司派驻师山村第一书记陶星宇说,唐旺萍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尝到了甜头,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今年家里还谋划着再新栽几亩花椒,日子越过越红火。

林果产业是师山村的支柱产业。全村耕地面积亩,其中栽植苹果亩、花椒亩。目前,苹果、花椒全部进入盛果期,全村脱贫支柱产业基本成型,群众收入大幅提高,脱贫质量稳固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产业夯实了,脱贫的脚步更稳健。

和师山村相邻的邵庄村也铆足了劲发展林果产业。近年来,全村扩建种植花椒、苹果亩,形成了以花椒为重点的特色支柱产业。

“农民想要依靠土地致富,关键要看怎么干。”邵庄村的李百丑是村里最早响应*府号召种植苹果和花椒的农户之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靠着一股子钻劲,几年下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剪刀”。

“依靠林果产业,李百丑不但自己富起来,而且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乡亲们以他为榜样,积极发展林果产业,精心钻研种植技术,不少人都成了农民技术员。”邵庄村第一书记罗高峰说。

夯实产业基础,乡亲们开始谋划产业和市场对接。一些村庄通过修建冷库、烘干车间、果汁加工车间等延长林果的销售期,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建设,让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广。

要想长久致富,必须有特色产业来支撑;要想持续发展,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秦安县五营镇结合镇情实际,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五营镇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问题突出。针对现状,五营镇通过统筹谋划,在龙头山流域建设高标准的花椒产业生态示范区,栽植优质大红袍花椒,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果椒产业整体发展,受益人口近万人。

发展林果产业,秀美了山川富裕了乡亲。

秦安县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林果产业全覆盖工程,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坚持“林果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以苹果、蜜桃、花椒为主的林果产业,先后在王铺、中山2个深度贫困镇和林果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五营、陇城、千户、兴丰、云山等乡镇新建林果基地31万亩,构筑起川区蜜桃、浅山区苹果、山区花椒三大果品相互支撑互补发展的格局。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秦安花椒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下产业群众收入更有保障

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秦安县在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在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发展了一批“短平快”增收产业,林果主导产业和林下增收产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让群众的收入更有保障。

秦安县中山镇中山村和郭箕村的山坳间,一座座拱形黑色养殖大棚错落有致,掩映在大片大片的果园之间,棚内30万只蛋鸭不但让当地村民大开眼界,北方缺水地区也可以养殖鸭子,而且也让他们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每天清晨5时左右,中山村53岁的李进忠就赶到养殖场,喂食、喂水、捡蛋、清理棚内卫生。李进忠年12月16日正式进入养殖场工作,这个时间他牢牢地记在心里。“这一天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到家里,也有不错的收入。”李进忠说,自己每天要照顾6只蛋鸭,工作起来要有耐心,“有时候自个忙不过来,老伴也会来帮帮忙。”

秦安县中山镇百万蛋鸭养殖基地养殖员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李进忠一家去年脱了贫,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生活越过越顺心。

“这个蛋鸭养殖场就是典型的‘短平快’项目。”养殖场场长周波说,“养殖场投资少、收益快,不但可以弥补林果挂果前农户的收入,而且养殖场产生的鸭粪也可以为果园追肥,促进林果产业发展。”

秦安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发展“短平快”增收产业,累计为1.34万户贫困户落实产业配股入股资金2.61亿元,年落实到户分红资金.8万元,户均元。

发展路径明确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更加宽广。一批多年在外发展的“能人”从中看到了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年,中山镇佘王村的王佩应回来了!这个长期在南方经营袜子厂的老板在村里流转了1亩土地,搭起了蔬菜大棚,探索一条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脆瓜熟了、西红柿熟了、辣椒也成熟了……王佩应掩饰不住地高兴。中山镇海拔高,气候寒冷,历来都以种植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王佩应回到老家建棚种菜,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带动乡亲们一起奔富路。

“最多的时候,我们周边村子里有多人在这里打工。”46岁的武英莲自去年年底至今一直在大棚里打工。疏花、摘叶、施肥,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离家近,中午还可以回家给孩子做饭。”武英莲没了后顾之忧。

妇女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

收入有了保障,同在大棚里打工的郭巧灵也铆足了劲,“今年要好好努力实现脱贫,和大伙一道过上好日子。”

努力实现脱贫,每个人都铆足了劲。

“花椒树下套种的万寿菊已经铺好地膜了,再过十来天就要下种了。”中午时分,阳光正好,中山镇肖渠村的王祥顺在地里思谋着今年的林地套种计划。“同样的花椒林地,现在轮茬套种万寿菊、金银花,每亩地的收益比之前套种洋芋能翻一番。”

王祥顺依靠林下套种其他经济作物,这两年收益年年增加,脱贫没有任何悬念。“再过两年,花椒树到了盛果期,收成会更好。”想到今后的好日子,王祥顺笑容满面。

“这两年,全县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林果产业的有益补充。”王登科说。这位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一入春就一直忙着带领60多户合作社社员,新建一条金银花深加工生产线。“种植、加工结合发展,我们庄稼汉现在也开始考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了。”

培育秦安特色“短平快”富民产业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秦安县始终按照“产业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农民有收益”的原则,加快实施蛋鸭养殖和金银花、万寿菊、冬花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农民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做到增加收益与培育“造血”功能相结合,确保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

金融扶贫保驾护航脱贫之路

年1月1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秦安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首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在秦安县正式签约运作。秦安苹果披挂上了金灿灿的“盔甲”,从此有了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手段。

年1月,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为苹果期货交割仓库的秦安雪原果品公司,完成首次交割,秦安苹果销售开始探索由传统现货交易转向期货金融市场交易。

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也让贫困户不用再担心自然灾害和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减少。

“农户购买价格保险,市场价格倘若低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目标价格,就可以获得差额补偿。”对于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秦安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年2月7日,苹果期货价格跌破每吨元,触发赔付条件,按照约定,投保农户可获得每吨元的赔付。

年3月14日,甘肃首单苹果“保险+期货”理赔仪式在秦安县举行,20户贫困果农从保险公司拿到了总计10.64万元的苹果价格保险理赔款,户均赔付元。

……

这些头一回和期货打交道的贫困户,切切实实享受到了“保险+期货”的实惠,他们因苹果市场价格下跌受到的损失得到了有效补偿。

“心里踏实多了。”秦安县叶堡镇李坪村贫困户李永平说,年春天,家里2亩挂果的果园受了霜冻,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因为买了自然灾害保险,一亩地拿到了元的赔付款。“现在种植果树,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秦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程江芬说,近年来,秦安县大胆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深化银企对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秦安县与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期货”合作协议,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为全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探索了新路径。

苹果“保险+期货+金融”试点的成功,使秦安县的金融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邱暄美谢志娟崔亚明白永萍)

记者手记

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从春到夏再到秋,秦安的空气中总弥漫着花的香、果的甜。

那香和甜,便是秦安自然禀赋中最重要的因子,也成为秦安人生活中最悠长的滋味。

桃树、苹果树、花椒树初吐花蕊时,果农们就与市场“接上了头”,发展电商,提前预售,无缝对接;蜜桃初熟、苹果渐红,果农们又谋划错峰上市,借助冷库等延长销售期,主动掌握销售节奏。

低头尽心尽力务弄林果,抬头想方设法对接市场。在秦安,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已不满足以往的小打小闹,而是眼光更长远,紧跟市场,着手谋划产业发展,紧锣密鼓实施规模发展。在*的好*策指引下,他们苦干加巧干,奋发拼搏,脱贫致富。

近年来,秦安县紧贴县情实际,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基于县域特征,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做林果文章,发展富民产业、夯实创收项目、培训劳务技能,全县逐步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格局。

“我们靠什么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靠我们的勤劳奋斗!*的*策好,自己就要好好干,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秦安县王铺镇师山村的唐旺萍说的这句话,令人感动。她已经实现脱贫,但她没有停歇,“好日子还在前头,我们要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

“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这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最好宣言!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李丹、李琪(实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