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哪看比较好 http://www.kstejiao.com/m/文/图记者王晓明王兵赵博文
3月25日,博山区域城镇石门景区。
一路穿过大峪口村、石门村,过向阳洞隧道后再一路西南而去四五公里,便是西流泉村。踏进这个村子,建筑民房、石磨石路、古庙石寨在蜿蜒的山路中“一步一景”,村子虽然不大,却处处透着诗情画意的美。3月25日,正值春暖花开的日子,记者走进西流泉村,繁花望远山,清香览民居,山花烂漫中的古村满眼生机。
西流泉的名字自两百多年前便有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年)《张氏支谱》载:“我五世祖进学,自莱芜要关庄迁居西流泉庄,历九世矣。”据此,清初此处已有村落。清乾隆十八年(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西流泉”。年,随着村落的扩大,形成两个行政村,即现在的东、西流泉村。
西流泉村山顶的元宝寨下方,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石梯。石梯有数百级台阶,从山底直通石寨的寨门,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西流泉村山上的梯田具有精雕细琢般的美感,体现了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
西流泉村山顶的元宝寨,与山下的村庄遥遥相望。在那些兵荒马乱的时代,这个石寨是附近村民们用来保全性命的最后堡垒。
古村落的“石头文化”
西流泉村的村落布局依山就势,颇具特色,沿石臼河一条山路穿村而过,也将两山夹持中的村落分为两个村。既然叫做“西流泉”,村子自然与“泉”有关。据村里老一辈人讲,西流泉是先有了泉,后有了村,因这股泉水向西流淌汇入石臼河,也就有了一个颇为“直白”的名字——西流泉,这股泉水至今被村民使用,上方用红色的井盖进行了保护,打开后依然能看到以往井边取水留下的痕迹。
“石砌”是村里民房的显著特色,建筑层数多为一二层,也有部分三层民居,虽然经历过多次变迁、拆建、翻新,但依然保持了许多建筑遗构,建筑材料也多是用石头垒砌的土木建筑,一层盛些柴草、农具,二楼用来生活起居,透着一股原始粗粝的拙朴味道。
虽然是山间民居,在“美”的追求上却毫不懈怠。民房门窗形式多样,或平或拱,用槐木、榆木做的窗棂、门框,墙上、门上的石雕、砖雕图案既有装饰作用,又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村里的石碾、石磨,村民依然在使用,配上盘山而建的石路,“石头文化”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古庙和元宝寨
村中建有一座古庙,至今村民依然保持着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开门进香的民俗。进庙后的“重修碑记”上记有古庙以往重修的历史,但建成于哪年哪代已无处可考。小村里的古庙承载着村民们对生活最质朴的愿望,即便是“重修碑记”上,字印浅刻也在多年的风雨摩挲中模糊,只能辨认出碑文的时间落款为“清乾隆三十三年”,按公历来推算即是年,算起来有多年的历史了。
同样叫不出名字的,还有山顶的一座石寨。这种用石头垒成的山寨在淄川和博山的东南部山区极为常见,当地老百姓也把它们叫做“围子”。大多数石寨修建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具体的修建时间多难以考证,只有流传下来的“防御匪患”等说法留给后人探究。
西流泉村的这座石寨与众不同,依山而建形成了自然的“元宝”形状,至今留有有东、北、南三个寨门,要想登上元宝寨,得先经过东侧的“附寨”。作为上山的唯一通道,附寨的存在如同古代城墙中的“瓮城”,可以发挥御敌的作用。
一路攀登上山,村里层层叠叠的梯田十分壮观。正值春季,野杏花、连翘花开得一丛一丛煞是好看。可惜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当年村民不辞辛苦向大山要来的“耕地”,如今由于人员的流失,不少高处的梯田已经无人耕种。不论是石寨还是垒砌的梯田,在机械化设备匮乏的年代,离不开手提肩扛的“愚公精神”,如何让这份“耕耘”的付出在当下发挥更多的作用,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题目。
村里的民居有很多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
为了保护石碑不被砸毁,村民将它们砌到了墙里。
西流泉村的名字便从这眼泉水中得来。
小山村焕发新活力
近日,随着在博山区取景拍摄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热播,也让西流泉、恶石坞、西厢、石匣、黄石坞等村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之前我也去过,为啥没注意到这么好看呢?”这句感受成为不少游客共同的心声,也成为不少人再探山村美景的初衷。
西流泉村“第一书记”刘剑波年到村任职,电视剧带来的巨大“流量”让他感触颇深:“周末来的人明显多了,说明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可能的。”其实,刘剑波不仅是西流泉的“第一书记”,同时也是一名户外爱好者,从8年前开始参加户外活动,圈子里“老抽”的名号被不少人知晓。此次到村任职,多年的户外经验也引发了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让年轻人一批批离开了他们出生的山村,村里剩下的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山村的水电通了,公路通了,甚至网络和公交都通了,但很多人家的生活依旧贫困而清苦,如何留住美丽的山村,或许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答案。”刘剑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金银花项目的引入,村内民宿的建设改造,西流泉村正一步步焕发着新的发展活力。
3月19日,一名村民正在整修被台风利奇马损毁的梯田石堰,如今会这种技术的人已经不多了。
西流泉村也建起了精致的民宿。
村里的刘鹏飞算是年轻人中的“逆行者”,出生在西流泉的他对乡村有一份难舍的情怀。年毕业于齐鲁音乐学院的他将音乐也带回了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他四年前开始经营一家名为“西流印巷”的音乐餐厅,音乐餐厅只在每年的五一至十一前后开放。山间清风,乐声传来,一杯佳酿,或许是对近几年人们“田园情怀”的最好慰藉。
3月31日下午,刘剑波的朋友圈发布一条信息,“欢迎您,西流泉的客人,在和风送暖山花烂漫的季节,西流印巷迎来了今年第一批入住的客人……西流印巷目前有院落两套,每套配有厨房,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应俱全……”
岁月无语,清风不变,山村古居见证,山花烂漫的西流泉,正谱写出新时代振兴乡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