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月谈丨五世同堂,三种滋味一个家到千万个 [复制链接]

1#

五世同堂,三种滋味:一个家到千万个家

编者按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实现。在奋斗与梦想的激荡中,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这一刻,举国久盼,举世瞩目。

“遥向诗经溯小康,求之寤寐道悠长。莫垂河岳生灵泪,喜看今朝梦激扬。”中华民族自古就将“小康”视为社会理想,从未停止过对小康社会的追寻步伐,但受到种种历史条件限制,这种追求几千年来并未实现。中国共产*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而矢志不渝。在中国共产*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朝着小康目标顽强攀登,书写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

小康之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新中国成立,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奠定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治基础、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开始摆脱贫穷“富起来”。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擘画时间表、路线图,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的十八大以来,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随着全面小康进程中的一块块短板补齐,中国人的小康奋斗目标终于实现。

漫漫征途,踏平坎坷。山河依旧,换了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家国之路,蕴含了怎样的中国密码?

——*的坚强领导,提供*治保证。面对横亘在小康之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从中南海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建立起层层抓落实的体制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央顶层设计,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规划制定出精准发力的小康施工图。特别是遵循*的精准脱贫方略,各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取得扎实成效。

——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价值取向。建设小康为了人民,小康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建设小康,同样依靠人民。我们*始终鼓励广大群众不等不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小康路上,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铸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集中力量办大事”,构筑动员体系。为了破除小康路上的梗阻障碍,在脱贫攻坚战中,举全国之力,汇八方之能,累计数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投入扶贫资金以万亿元计,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聚人、聚财、聚智、聚力,在举国体制的强大动员之下,各系统、各行业广泛参与建设小康,汇成合力,攥成拳头。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扎稳打,完善策略步骤。年,*的十三大在“两步走”的基础上,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步步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关。*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的十八大又把这一目标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战略步骤的细化完善、小康目标的扩面提质,反映了*对分步建设小康的稳健把握,体现了*对小康成色的从严要求。

家国小康,波澜壮阔。一个家到千万个家、一个村到千万个村、一个镇到千万个镇、一个连片特困地区到多个连片特困地区……《半月谈》特别策划建*百年专题报道《家国小康史,千年梦今圆》,努力从个体到系统、从分子到整体,在逐渐扩大的视野中,回溯那些看似寻常的历史细节;家庭生活改善史、乡村产业兴旺史、城镇化演进史、连片特困带文明变迁史……在多层面、多维度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悟出,中国共产*领导的全面小康之路为什么行得通、为什么走得好。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审稿:周清印

组织实施:高远至/许中科

采访写作:李伟/郭强/崔力/韩振

编辑组稿:原碧霞/徐希才/范钟秀/徐宁

五世同堂,三种滋味

一个家到千万个家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不舍昼夜。每一段河床都有过大浪冲击,每一朵浪花都有故事沉淀。沧桑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与历史相遇、碰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观察一个家,聆听这个家族的记忆,重温这个家族的苦乐年华,进而记录千万个家庭变迁背后的中国小康演进脉络。我们体味这个家族生活细节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升、生活方式的变化,从中一窥每个重要历史阶段对普通家庭命运的深刻改变。

1

忍饥挨饿的苦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龙窝村雷家,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

雷璐的太婆(奶奶的妈妈)申国菊今年93岁,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旧社会。雷璐从小就听太婆、奶奶、爸妈等长辈讲述过去的穷日子,他也会把小时候吃的苦,讲给自己年幼的儿女。

忍饥挨饿是申国菊印象很深的事:“那时候老百姓分三六九等,最有钱的是地主,下来是富农,再下来是中农,最后是贫农。”

雷璐的太婆和奶奶在家门前合影

申国菊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常常感慨:“只能吃野菜,主食只有玉米糁,妇女上山摘榆树叶、金银花叶等,想各种办法让全家人不饿肚子,但是饿肚子是经常的事。”

雷家属于贫农,家里种的地有很大一部分要向地主交租,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住宿条件更是没有任何保障,遮风挡雨都很难达到。那时老百姓一般是把提前砍来的树干斜堆在一方高石坎岸上,再盖上茅草和苞谷秆,做一扇柴门,搭成小窝棚,一家人挤在一起。

年6月,中央人民*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年底,全国除部分民族地区及台湾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要向地主交纳约万吨粮食的苛重地租。

申国菊一家也不例外,分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租。

2

出大力流大汗的咸

对于出生于年、今年74岁的雷璐的奶奶纪彩兰来说,忙碌是她一生的主线。

纪彩兰回忆,自己从小时起,就上山给生产队食堂挖野菜,供给大家吃。人民公社时期,为了确保大家都能吃上饭,所有能干活的人,都要出工开山挖地。

纪彩兰说,那时候自己小,但是干的活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然就会被扣工分,大家都要凭工分吃饭。为了增加劳力,让全家人吃上饭,纪彩兰连学校都没去过,6岁就给3家人放牛。

那个时候,这个家庭已经从草棚搬到有土墙草顶的房屋。但是,屋顶上的茅草、苞谷秆淋雨后就慢慢腐烂,里面滋生了各种虫子。特别是一种俗称为“草鞋爬子”的虫子最令人讨厌,经常掉进锅里碗里,一不小心吃进嘴里,嘎吱一响,臭气熏人。

纪彩兰说,为了填饱肚子只得硬着头皮把饭吃下去。“草鞋爬子”也会掉到床上,到处乱爬。还有讨人厌的老鼠在草屋顶上安窝生子,啃碎的草渣子纷纷飘落。

对于出生于年、雷璐的父亲雷尚炎来说,吃饱已经不难,也是在他这一代人身上,雷家发生了巨大改变。

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年,中央发出第一份以“三农”为内容的一号文件,对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生产责任制正面肯定。

雷尚炎仍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策实行之后,全村人干活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加上风调雨顺,当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大家都吃上了饱饭。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对农村工商业的发展进行鼓励,雷家也在此时逐渐告别耗时耗力的手工磨面。

雷尚炎回忆,那个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副小石磨,吃米、面、玉米糁得靠自己推,他从小就帮大人拐小磨。一人抓麦粒、苞谷籽往磨眼里喂,一人双手紧握磨拐子逆时针转动石磨,一转几个小时,磨完经常是腰酸背痛。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也有了专门的加工厂,把各种粮食加工成成品粮,通过商家卖给消费者,不少人现买现煮,省去了加工环节。

当地年轻人还响应*府号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上世纪80年代末,雷尚炎开始外出打工,至今仍然在每年农闲时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3

果实沉甸甸的甜

出生于年的雷璐,虽然从未挨过饿,但小时候上学每天还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进出山沟,翻越大山,趟过小河,才可以到学校。

年,雷璐高中毕业后,参*入伍并在部队入*。5年之后,雷璐退伍返乡。凭借着在部队学会的驾驶等技能,他在外闯荡3年,在湖北省十堰市经济开发区购买了楼房,两个孩子在城里读幼儿园。

雷璐的女儿在公园游玩

年,雷璐返乡成为一名年轻村干部,也把家里的房子扩建成了砖房。雷璐返乡之后,正赶上国家精准扶贫*策。作为一名村干部,他走村入户,见证了山村的巨变。

龙窝村的路,在*府支持修建下,由土路变为砂石路,现在是水泥路。山里人也渐渐有了私家车,出行更加方便。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雷璐也自购了一辆小汽车。

去年,郧西县整县脱贫摘帽,原来贫瘠的大山,真正变成了山里人的依靠。漫山遍野的山野葡萄,成片的香菇大棚,还有一串串的辣椒,红彤彤的红薯。如今,龙窝村规模养殖的土鸡畅销广东,土猪肉成为城里人舌尖上的美味,更成就了村民们美滋滋的生活。

“活了90多年,见证了全村发生的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变化。”申国菊说。

的确,过去村民们推石磨碾粮食的辛苦,现在成了年轻人尤其是城里人下乡体验生活“忆苦思甜”的新鲜事;过去的手电筒也逐渐下岗,村里安装了路灯,村民晚上外出不再摸黑、烧竹火把;原来村民有病不治,硬扛拖延,或用小土方子对付,现在农民看病有合作医疗,无病早预防,有病能够早治疗……

“丰收的果实沉甸甸,需要勤劳来浇灌。只要我们埋头干,幸福生活千万年。”雷尚炎满脸笑容地说,在*和*府的好*策下,相信龙窝村村民、全国农民的日子一定都会越过越好。

述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过去的难言之苦到如今的有滋有味,雷家这个大家庭如同现今万个普通中国家庭一样,走过了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曲折历程。

年,千家万户“新桃换旧符”,中国人告别旧社会,中国家庭也从重重束缚中挣脱出来。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村改天换地,男人女人拼命耕耘,只为把生活的苦甩在身后。新中国将“一盘散沙”聚拢,家家户户自愿投工投劳。筑路架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一两代人的辛劳,就让山川河流改变了模样,也让那个时代的家庭对未来生活有了盼头。

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农村包产到户,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下海经商、出门打工,社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由此,中国人生活方式变化的“总开关”仿佛被拨动,衣食住行的丰富性增添了一个“数量级”。比如,从衣服颜色款式单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人们打开眼界,“爱美之心”油然而生,普遍追求鲜艳明亮的色彩和个性化的款式风格。又比如,从停留于温饱层面的饮食水平,到主副食丰富,人们饮食不仅崇尚吃饱吃好,更有条件讲究营养和健康,饮食由“粗放型”变为“营养型”。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不少中国家庭记得那一段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时光。不少地区的农村,住房条件、出行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屋由土木结构换成砖石钢筋水泥结构,由阴暗、潮湿、狭窄变为明亮、干净、宽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得以实现;伴随着土路、碎石路更换为柏油路,自行车、摩托车等代步工具变为家庭小轿车,“汽车下乡”成为农村新时尚。

进入新时代,家庭生活变迁又翻开了崭新一页。中国早已告别短缺经济,不少家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