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算是年7月难得一部令人“眼前一黑”的“黑色幽默”作品。
如果说作为同类型的《阴晴不定大哥哥》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个各方面都比我们优越的人漫不经心的吐槽社会”,那么《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大概就是轻小说版的《动物庄园》——太年轻,肯定看不懂,如果能看懂,要么说明太早熟,要么说明已经开始早衰了。。。
“好人”需要比“坏人”更坏
的设定算是近年来开始复兴的“痞子英雄”类。所谓“痞子英雄”,常常拥有灰色的价值观,虽然与现实世界中宣扬的“真善美伟光正”等完全不能契合,但这套“逻辑”其实更符合现实世界中的生存规则。
亲历过社会磨砺的人,多少都耳闻无良企业的“洗脑”,应得的东西未得(七分付出三分得)被美化成“对公司的无私奉献”;更有甚者,连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内容都能被企业“宣传”为——企业这么说,还居然有人信。我一度都怀疑是不是有些人读了多年的书最后成功地把自己给读傻了。“毁人不倦”诶!
考虑到漫画剧情,从《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中,我们是能看到原作者对当前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群体无脑化”(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社会平衡论”(在某种规则下,有人主动付出的多,就必然有其他人被动获得的多)、“偶像崇拜”以及其他可能涉及违禁的激进观点的直射与影射。
这些,或者是原作者身为漫画家自己亲历的(从底层画手向上爬的难度可想而知),或者是从各种渠道获悉的(日本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的不会差很多,非官方层面的内容有时更真实)。
漫画家愿意把这些融进故事里,一方面,是这可以是个作品的卖点,另一方面,也算是在某个虚拟世界对那些“大善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讽刺(报复)。
至于主角团,也无非是常规配置:
需要有个能力异常的呆萌boss,最好还能可御可萝——莉姆。当然了,后来我们知道她其实就是个大魔王。
需要有个相对比较正常,也有点奇怪能力(识别草药)的小弟——瓦尼贝。事实上,这个角色对标的才是现实中的我们,可怜弱小又无助,只能把老大打下手,荣誉和女人都是上级的,苦力活和逗逼剧情都是自己的。
需要有个战斗力极强,原属于反派之后被策反的丰满女性——希娅。这个座右铭是“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的女子对男主产生好感,遵循的则是“对强者的憧憬”。注意,这个与莉姆对男主的好感是不同的,根据漫画,莉姆是因为男主的“亚撒西”。
简言之,这是一个不太正经的“坏人”,带着一个魔物,一个“老实人”,一个“螺丝钉”等人,对一家黑心企业进行打击报复的故事。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这部剧在我眼中偏“高开低走”,前期的笑点、色点、痛点等都恰到好处,慢慢地,这些闪光点就像大学食堂的荤菜,需要筷子翻着捡着才能看到。
有趣的创意与乏力的剧情
在写这篇观后感之前,我曾花了至少一宿把漫画补完了。总体而言,这部作品的创意十分吸引人,但看到后面,我觉得漫画家的“编故事”能力亟需恶补。因为在后续剧情中,出现了多次穿越的设定。
以我个人还算凑合的观影经验和“三条腿”的编故事能力,一个剧本中出现“反复穿越”,通常是为了重启世界线,讲述新故事。但这种设计必须保证整个剧本能有一个“逻辑闭环”+“情感升级”。
所谓“逻辑闭环”,指的是主角团为了达成某个目的不得不“穿越”,行为往往是自发的,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虫洞开启”;所谓“情感升级”,指的是主角团在各个小剧情中的友情、爱情、亲情等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加深。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影《源代码》了吧!
但是,在《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中,最开始的异世界穿越属于“设定”——这种穿越即使莫名其妙还能理解;第二次是穿越到未来,第三次从未来穿越到过去,第四次又穿越到其他地方。
从目前的漫画剧情看,后三次的穿越对整个故事的推动日趋乏力,给人一种“因为我暂时想不到有什么新内容,姑且让主角穿越一下重开一个剧情线吧”的感觉。
毫不夸张的讲,每一次穿越,都可以理解为主角带着旧设定重开一个新故事。这种把剧本硬生生掰成“单元剧”,故事很容易越写越散,最后就是中心思想不明,升华显得“假大空”——远的不说,《VIVY》就是个负面案例。
与此同时,是剧情开头那种对社会现实的折射越来越少,又像是重回“异世界龙傲天”的套路。
这种创意比较有趣,剧情越发无聊的例子,之前我们也看到过,就是《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如果不想重蹈覆辙,那就需要对剧情进行梳理,建立好一整套框架再慢慢填,如果继续这样对远期规划不够,故事很快就废了。
这里禁不住想到作者的“画女硬说男”,甚至在剧中多次暗示这个男性角色对主角的“憧憬”——我认为直接做成女性角色更好。除非,这意味着日本市场的“需求量”很大?
当然啊,我个人是感觉,《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可能也就出个第1季,版权方看看动画能不能刺激漫画甚至再改成轻小说“攒”一波营收。
单看《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的商业衍生价值,是远不及目前热播的《我立于百万生命之上》或者《转生成为了只有乙女游戏破灭Flag的邪恶大小姐》。
首先,是这类作品质量不仅受限于作者的叙事能力,更受限于作者如何拿捏现实与艺术的分寸——太真实了,有可能不能过审或者没有市场;太不真实了,观众或读者又觉得缺少共鸣;
其次,角色形象缺少足够的辨识度。这将直接影响漫画形象能不能出手办、能不能与其他品牌联动等。举个例子,为何蕾姆与拉姆身为配角,有时人气会比女主角更高?是因为她们有特色,粉丝在购买周边时,难免更倾向于有特色(性格)的角色周边。
我以为,这部作品能挖的东西不算多,点到即止好了。
期期艾艾的无聊人生
其实关于人生是否有意义,哲学概念诞生后,这个争论一直存在。甚至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让社会稳定,让民众始终处在温饱阶段才是更适合统治的——如此,民众有一些能够得到的目标去努力,但又不至于努力过甚就达成等级飞跃。
有时想想,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只仓鼠,在飞轮上拼命跑啊跑却始终停留原地,是多可悲啊!可是,世界的另一面是,有人就是如此活着。
《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与《阴晴不定大哥哥》这类“暗黑系作品”逐步增多,从侧面也能隐约看出大家需要一个窗口去宣泄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怨念。
想到写这些内容时,东京奥运会才开幕不久,而大家对奥运会的